欢迎访问365彩票官方正版下载_365bet体育开户网址_office365人工客服电话政府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数据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07-18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上半年,全区71家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7.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8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为4.7%。工业能耗呈现总量小幅增加,单耗持续下降的格局。
一、规模工业能源生产和消耗情况
(一)能源生产情况
1、洗煤生产情况。上半年,全区规模工业洗煤生产11.7万吨,同比下降46.6%,其中,洗精煤生产10.1万吨,同比下降37.8%。今年以来,受钢铁行业需求不旺和湘煤洁净煤股份有限公司内部重组等方面的影响,我区煤炭洗选业生产下滑态势没有得到扭转。
2、电力生产情况。全区规模工业电力生产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其中,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由于发电配额较为充分,1-6月共发电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
(二)能源消耗情况
1、主要能源品种消费情况。1-6月,从主要能源消耗品种情况来看:原煤消耗113.8万吨,折合76.7万吨标准煤,占全部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1.7%;电力消耗17.4亿度,折合21.3万吨标准煤,占17.2%;热力消耗224亿千焦,折合7.6万吨标准煤,占6.1%;燃料油消耗4.4万吨,折合6.3万吨标准煤,占5%;焦炭消耗6.3万吨,折合6.2万吨标准煤,占4.95%;由于旗滨集团大量使用燃料油代替天燃气,全区天然气消耗3003万立方米,折合3.5万吨标准煤,仅占全部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85%。以上六种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的98%。
2、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1-6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四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共计82.1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6.6%,占全部综合能源消耗量的94.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消耗27.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4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消耗24.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消耗22.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消耗7.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轨道交通产业能耗1.8万吨标准煤,仅占全部综合能源消费量的2%。
3、主要耗能企业能源消耗情况。1-6月,辖区内能耗大户主要是电厂、株冶、柳化桂成、旗滨和中盐株化等化工、冶炼、发电、建材类企业。这五家企业上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78.4万吨标准煤,占365彩票官方正版下载_365bet体育开户网址_office365人工客服电话全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90%,占比与去年持平。
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出现小幅下降。1-6月,规模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投入56.8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产出29.6万吨标准煤,能源转换效率52.03%,同比下降7.7%。其中,供热、热电联产和火力发电能源转换效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9、2.2和0.7个百分点。
二、能耗存在突出问题
(一)低端能源产品消费量比重仍然很大。以煤炭为主的低质能源仍为365彩票官方正版下载_365bet体育开户网址_office365人工客服电话工业能源消费的主要产品。一直以来,全区规模工业原煤消费量占到全部一次能源消费的六成以上。煤炭的大量直接消费,不仅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而且也造成了污染环境的后果,增加企业和政府的环保成本。
(二)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费与产值不匹配的格局依然存在。四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九成以上,但其工业总产值只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24.1%,与去年相比下降3.8个百分点。能源消费与产值不匹配的格局依然存在,不利于全区能源考核任务的完成。
三、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技术节能与结构节能并重,推进工业节能。一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依靠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深挖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潜力,加快传统产业工艺革新,不断降低产品单耗,并向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大的产业或产品倾斜。二是加快轨道交通产业比重提升,降低高耗能行业比重,构筑低能耗产业结构,走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发展与节能双赢。
(二)纵深推进“两型”改革,打造工业发展新格局。利用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的契机,全面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树立改革创新的典范,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创新模式,积累经验,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业新区。
(三)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节能意识。要把节能减排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不断增加全区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